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盛唐枭雄 > 第二十七章酿酒作坊!

第二十七章酿酒作坊!

第二十七章酿酒作坊! (第2/2页)

那位贾掌柜油盐不进,一点情面也不讲,而且明确表示,如果不能按时交付美酒,要么赔偿三万贯钱、要么就打官司,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李德、郑氏迫于无奈,这才用了祸水东流之计,把李家祖宅和酿酒作坊归还给了李昭,让他来背这口黑锅。
  
  ……
  
  “如此说来,本公子这次是在劫难逃了?”
  
  “这个嘛,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只不过希望太过渺茫了,几乎与没有一样。”
  
  “哦,说说看,是什么办法?”
  
  “公子爷可知道,齐国公—崔日用吗?”
  
  “略有耳闻!”
  
  李昭点了点头,倒不是自己见闻广博,而是这个崔日用在大唐朝实在太出名了,那怕是黄口孺子、无知村妇,都听说过他的传奇故事……
  
  崔日用,滑州灵昌人,好读书、有文采,才辩过人、见事敏速,堪称是一位旷世奇才,在则天女帝、中宗皇帝时期,崔日用先后投靠过宗楚客、安乐公主、武三思等实权人物,可惜一直没能受到重用,几经蹉跎、壮志难酬。
  
  景云元年,已经年过四旬的崔日用,终于遇到了识货之人——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
  
  二人一见如故、倾心交谈,就像是诸葛亮遇到了刘备一样,迅速结成了死党。
  
  而崔日用投靠李隆基之后,帮着他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而后逼迫李重茂退位,拥立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为皇帝,李隆基因为兵变有功,被册封为皇太子。
  
  二是发动先天政变,诛杀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进而迫使李旦交出实权、退养深宫,从此李隆基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利!
  
  两次政变,李隆基是实际执行者,崔日用则是暗中谋划者,并因功被加封为光禄大夫、黄门侍郎,齐国公、世袭罔替,后又位居宰相之职,世人称之为:多谋宰相。
  
  开元十年,崔日用病逝,追赠为荆州大都督,谥曰:昭,齐国公爵位由其独子-崔总之继承,并以十皇女-晋国公主许配之!
  
  问题是,酿酒作坊的事,与这位已经逝世十余年的‘多谋宰相’又有什么关系呢?
  
  “公子爷有所不知,齐国公府有一些产业位于武安县境内,醉仙楼就是其中之一,之前老东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和醉仙酒楼达成契约,一是想大赚一笔,二是想借机攀上齐国公府,找一个大靠山。
  
  不想操之过急了,钱没有赚到,关系也没攀成,反而弄成了如今这个糟糕局面。
  
  不过小人听说,崔日用的独生子、小齐国公—崔宗之,近日来到了武安县游玩,就下榻在醉仙客栈中,如果能求他说句话,醉仙酒楼的事情可就好办多了,不过小齐国公地位尊贵,想要见上他一面只怕是不容易啊!”
  
  孙管一边诉说着办法,一边苦笑的摇头叹息,这个办法不是不容易,而是太难了,难如登天一般。
  
  这位小齐国公不仅地位尊贵,性格更是出了名的孤傲,向来不愿与他人多接触,甚至没有什么朋友。
  
  得知他在武安县境内游玩,本地的文人墨客、地主豪强纷纷前往求见,希望与这位小齐国公结交一番,可惜无一例外的都吃了闭门羹,李昭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闲散宗室罢了,又岂能例外呢?
  
  退一步说,就算是侥幸见到了,双方素无交集、地位又相差悬殊,人家又凭什么帮忙呢?
  
  ……
  
  另一边,李昭却是目光明亮,不断念叨着‘崔宗之’三个字。
  
  很耳熟,似乎听说过,他是什么人呢?
  
  想起来了。
  
  大唐开元、天宝年间,出过八位嗜酒如命的风流人物,被称作‘饮中八仙’,他们分别是:大文学家-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小齐国公-崔宗之、进士-苏晋、诗仙人-李白,草书大家-张旭、以及平民焦遂。
  
  八仙之中,崔宗之名列第四位。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说的就是这位了,出了名的美少年
  
  《新唐书》中,对这位美少年的记载很少:崔宗之,名成辅。日用之子,袭封齐国公,历左司郎中、侍御史,谪官金陵……与李白诗酒唱和,常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诗一首。
  
  就这短短的几十个字,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了。
  
  不过这位崔宗之,能和诗仙李白一起饮酒赋诗,且位列饮中八仙之一,肯定有其过人之处,如此人物,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值得结交一番。
  
  “孙管事,备车,咱们这就去醉仙客栈,拜见一下这位小齐国公。”
  
  “啊,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只要是人,皆可交往。”
  
  “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