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先前的风气 > 《食货志》里的一笔良心账

《食货志》里的一笔良心账

《食货志》里的一笔良心账 (第1/2页)

《汉书·食货志》是阐述汉代三农问题及国家财政手段的大文章。食货的定义是:“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
  
  今天有一个时尚词,叫新农村建设。《食货志》里讲的,是中国的老农村建设。以前的史官,是记录国家历史的官员,也是给国家做顶层设计的行家。在《食货志》里,班固规划了一个村庄蓝图:
  
  八户人家,井田一方,九百亩为一村落。每户“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八户人家各拥有两处屋所,农忙时田野里一处,秋收后邑里一处。“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每户受十亩公田,是预防邻里纠纷。谁家房基地宽了,谁家的庄稼爬到别人地里去了,这一类的隐怨可免除。“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
  
  以前的百姓不叫公民,叫子民,皇帝是家长,老有所养,少有所教是国家义务。“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七十以上,上所养也;十岁以下,上所长也;十一以上,上所强也。”人到七十古来稀,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国家要赡养。十岁以下的孩子,地方**有责任保护他们健康成长。十一岁到二十岁“受田”之前,地方**要督促他们奋发好强。教育是**的重要工作。“里有序而乡有庠。序以明教,庠则行礼而视化焉。”“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其有秀异者,移乡学于庠序。庠序之异者,移国学于少学。诸侯岁贡小学之异者于天子。”在小学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十五岁以后才进行爱国、爱党以及专业教育。班固的这个设计是合情理的,在小学学习做人,年龄大一些,再学习别的。小学阶段是不适宜进行“革命接班人”训练的。
  
  “理民之道,地著为本”,农民安心生产生活,踏实过日子,国家才会平稳安定。怎么让农民安心呢?班固为农民说话,也为农民算了一笔良心账,读着既怵目,也让人沉思。以五口人家为例,种田一百亩,以亩产1.5石计,收成是150石,上缴10%的农业税,15石。月人均口粮1.5石,全家一年需90石填饱肚子。余粮45石。当年每石粮食市场价是30钱,销售后,收入1350钱。再除去日常开销、衣物等项,每人每年:300钱,需1500钱。教育、祭祀(社闾尝新,春秋之祠)费用约300钱。五口之家辛苦劳务一年,净亏450钱,且“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