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无憾 > 第二卷 一九九九 第一百零六章 文物追讨

第二卷 一九九九 第一百零六章 文物追讨

第二卷 一九九九 第一百零六章 文物追讨 (第2/2页)

在这数万件文物中,《女史箴图》是非常特别的一件。
  
  它的特别不仅在于它的历史价值,还在于它身上的特殊政治色彩。
  
  “现在少有人知,在二战时期,英国曾经提出要归还这件文物,只不过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拒绝了。”
  
  “你说英国曾经主动提出归还?”
  
  陈晨感到不可思议。
  
  李源说道:“当时国民政府派出远征军进入东南亚和日本作战,一定程度上帮助英国稳定了自己在东南亚的统治,英国人出于‘人情’考量,所以提出将《女史箴图》还给中国。”
  
  “那为什么国民政府要拒绝?”
  
  “英国佬没安好心。”李源撇嘴道:“英国人拿出两件谢礼,让国民政府二选一。其一是《女史箴图》,其二是一艘潜艇,你觉得国民政府会选哪个?”
  
  “肯定是潜艇。”
  
  “没错。”
  
  李源叹了口气,说道:“国难当头,国民政府的选择不能算错……但是,这件事也造成了恶劣影响,它客观上肯定了大英博物馆持有《女史箴图》的正当性,关于这点我想不需要我多做解释,你是外交工作者,应该知道赠送和归还是两回事……事实上,台湾这些年一直在想方设法讨要这幅画,只不过一直没有取得进展。”
  
  “台湾……”
  
  陈晨听到这里,彻底明白过来。
  
  李源说道:“迎回这幅画不仅能够提振民族精神,而且可以从侧面否定台湾当局的合法
  
  性,具有很大的意义。”
  
  “话虽如此,想要做到怕是很难,要知道咱们国家的国力还不够强……”
  
  “打住。”
  
  李源抬头阻止陈晨说下去,不客气的说道:“诚然,国家实力影响外交,但是唯国力论本身是对很多人的努力的侮辱……”
  
  ……
  
  在追讨文物这件事上,国力只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关键还要看国家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现实中有个很好的例子。
  
  在十九世纪,英国曾入侵埃塞俄比亚,在袭击了默克德拉要塞后掠夺了大量珍贵文物。
  
  多年以来,埃塞俄比亚一直在积极追讨这些文物。除了官方的努力外,埃塞的社会知名人士专门成立了专门协会,在埃塞本土和英国都设有办事处,并有专门的网站,用以号召海内外的埃塞俄比亚人参与追讨工作。
  
  2007年,一个生活在伦敦的埃塞裔小男孩加布里尔给英国首相布莱尔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了大量证据,表明在英国的默克德拉文物都是英**队从埃塞俄比亚掠夺而来的。
  
  信中写道:“埃塞儿童有权看到这些文物,通过他们了解埃塞的文化遗产。”
  
  英国首相府马上给加布里尔回信,告诉他此事已转交给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处理。随后该部也回信说,虽然政府没有权力索要这些文物,但是大英博物馆答应把该馆收藏的部分埃塞文物借给英国一个埃塞教堂。
  
  这样,虽然文物还在英国,但毕竟是在埃塞的教堂里。
  
  虽然方式值得商榷,最终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但是埃塞人的执着精神,却很值得中国人学习。
  
  李源把这件事模糊了时间,改头换面讲给陈晨。
  
  “国内在上层沟通上做得很不错,现在的问题是,缺乏民间参与,特别是具备足够影响力的人的发声力度不够。我这次去英国,准备在媒体舆论上做些文章,可能的话,希望国内能联系一些有影响力的华人华侨一同发声,我想中国国力总要比一个非洲小国强的多……”
  
  ……
  
  舆论轰炸,这是李源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媒体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特别是当它被有效利用的时候。
  
  这么做可能无法直接促成文物回国,但是至少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更重要的是,民间舆论不会对官方外交造成太大影响。
  
  李源心想:“最低限度,希望能争取到回国展览的机会吧……”
  
  他静静望着窗外,有些出神。
  
  他其实还有些话没有跟陈晨说。
  
  他之所以想要讨回那幅画,还有一个原因。
  
  上大学时,李源曾谈过一个女朋友。
  
  女孩是学美术的,《女史箴图》的故事,就是她告诉李源的。
  
  女孩曾对李源说过,希望能够去大英博物馆看看这幅画,可惜当时的李源是个彻头彻尾的穷光蛋,直到两人分手,也没能实现她的梦想。
  
  这辈子,两人或许不会再有交集,昔日的约定反而愈发清晰起来。
  
  如果这幅画回国展出,你会不会去?
  
  李源这样想着,摇了摇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