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靖难攻略 > 第528章 世界局势

第528章 世界局势

第528章 世界局势 (第1/2页)

“这书看多了心就重,心重了,人就开心不起来。”
  
  “你说你这个年纪你看什么书啊,骑马挽弓射箭,上树掏鸟蛋才是你这个年纪该干的事情。”
  
  大明宫内,朱棣看着坐在自己怀里还拿着书翻看的小鬼头,心里高兴的同时也鼓励他多玩玩。
  
  相比较他,九岁的朱祁钺却调侃道:
  
  “您说的那些个东西,俺都学的差不多了,没什么是俺不会的。”
  
  “别说骑射爬树,就是弹弓打鸟,书法绘图俺也是手到擒来。”
  
  “俺看来看去,还是觉得俺爷爷的这书写的不错,又有意思又有深度。”
  
  朱祁钺一副小大人的口吻姿态,看得朱棣直乐呵。
  
  “你要这么说倒也是,毕竟是俺的种,各般手艺信手拈来也是应当的。”
  
  朱棣捋捋大胡子,拍拍朱祁钺道:“行了,看的差不多记得去宫里走走,你这个年纪不去上学没事,但还是得去看看你爷爷他们怎么理政的。”
  
  “看完这篇就去。”朱祁钺眼睛瞪得和铜铃一样,如他所说的将整篇文章看完后才放下书。
  
  “太爷爷,俺吃完晚饭就回来。”
  
  “行,去吧!”
  
  朱棣摆摆手,朱祁钺也毫不客气的撒腿就跑。
  
  “这小鬼,连礼都不兴了。”
  
  朱棣调侃一句,旁边的郑和笑道:“也是您娇惯的。”
  
  “这小鬼惹人喜爱,他若是长得没问题,俺这大明朝还能再兴旺几十年。”
  
  朱棣毫不吝啬对朱祁钺的夸奖,郑和也轻笑着没有反驳,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笑容过了片刻,朱棣又有几分幽怨:“就是再斯文几分就好了……”
  
  在朱棣的幽怨中,朱祁钺跑出了大明宫,乘坐马车便往北京赶去。
  
  由于已经是五月,饶是北京也略微燥热,故此在马车上也略微有几分燥热。
  
  “殿下,您热了吧,奴婢给您扇扇风。”
  
  “俺正看得兴起,莫扇风扰了俺!”
  
  马车上,一名太监献媚扇风,却遭朱祁钺提醒奚落,尴尬将手收回。
  
  从大明宫往北京的乡道上还有不少百姓正在田间务农,朱祁钺看到后摸摸下巴道:
  
  “你看,这些個耕君都不怕酷热,俺怕个甚?”
  
  “耕君?”太监愣了愣,他还从未听人如此称呼这群泥腿子。
  
  “怎么?伱入宫前不是耕君家里的孩子?”
  
  朱祁钺不满看向他,似乎在嫌弃他不附和自己,而太监见状连忙点头道:
  
  “自然是,自然是,奴婢自小出生就与家中父母干活,后来实在养活不起,长得还算清秀,便被选为了天家奴婢,漂洋过海才得以见到殿下的天颜。”
  
  永乐过后,由于大明鲜少阉割战败孩童,所以太监常常是由朝鲜上贡而来。
  
  见这奴婢这么说,朱祁钺倒是有几分好奇:“且说你姓名。”
  
  “奴婢姓王名焘,今年一十四岁,殿下尽管叫奴婢小焘子便行。”
  
  王焘卑躬屈膝的说着,朱祁钺却不满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王焘便王焘,却叫什么小焘子,跟个狗儿名字一样,莫不是没了裤裆那二两玩意便不是个丈夫了?”
  
  “且不见我太爷爷身边那王彦、郑和,我爷爷身边那亦失哈,这三个哪个不是大丈夫?”
  
  “额……”王焘被朱祁钺这三言两语说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自他当了太监以来,还真的没人对他这么说过。
  
  不管是在大明宫还是在哪,旁人只管他叫没卵的玩意,哪有这般豪言壮语。
  
  “少了二两肉有如何,那些庙堂上的老蛮子还不如俺刚才所说那三人。”
  
  “日后随着俺,且多读些书,太监也不乏大丈夫大英雄,瞧你献媚那模样,丑不丑?”
  
  朱祁钺不满的骂着,但这些话在王焘耳中听着,心里却暖洋洋的,不由得连脊背都打直了。
  
  “是,奴婢日后一定活得像个大丈夫,不丢殿下的脸面。”
  
  “嗯,就得这样!”朱祁钺见王焘打直了脊背,这才高兴的拍拍他的肩膀,随后拿起书本继续看起了书。
  
  马车继续向着北京驶去,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赶在午时前抵达了安定门。
  
  高大的城门下被木栅栏分出五个出口,每个出口宽一丈,经过检查后才能放行,朱祁钺也毫不例外。
  
  检查过后,马车便进入了北京。
  
  传至洪熙年间,许多曾经稀罕的商品都已经变得便宜,例如玻璃、钟表、布匹,花卉等商品要么就是可以批量生产,要么就是因为交通运输的提高而普及。
  
  街道上干净整洁,四轮马车、黄包车、两轮和三轮的自行车比比皆是。
  
  当然,相比较前者,自行车才是刚刚面世不到三年的产物,价格也比较昂贵,每辆高达三贯,是北京普通百姓三个月的收入,也是富人的玩物。
  
  人们来来往往,时不时可以看到街道上有着不少藩国商人行走。
  
  不同的是,在洪熙大阅兵后,南阳各国除满者伯夷以外,大部分国家都改为了佛教,开始效仿大明改革。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朝鲜和日本也开始原封不动的照抄大明的政策。
  
  朝鲜与日本分别在昆仑洲设置各自的都护府、将军府,将开采的黄金白银投入到了增加国家军事实力上,进而争取在昆仑洲获得更大的利益。
  
  二十余年的研究与学习,朝鲜与日本这两个冶铁技术更接近大明的国家成功仿造出了火绳枪。
  
  由于本国铁价昂贵,他们选择直接从大明购买熟铁回国制造军备。
  
  在洪熙十年,大明向日本出口的熟铁量达到了七百余吨,朝鲜也到了五百余吨之多。
  
  按理来说朝廷不应该贩卖铁料给这些国家,但朱高煦有自己的打算。
  
  朝鲜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与东南亚国家不同,由于文化上更靠近大明,所以他们在研究上的韧性也是一样。
  
  大明一味的对他们封锁,只会让他们产生自己研发或生产的念头。
  
  既然如此,不如把一些资源放开,让他们习惯大明廉价而质量不错的铁料,从而忽视本国的冶铁生产。
  
  事实证明,朱高煦的做法更为高明。
  
  至少在洪熙十年,日本与朝鲜两国的铁基本都是从大明进口。
  
  不止是他们,就连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也是如此。
  
  可以说只要大明把供应链掐断,这些国家就只能陷入吃库存的局面了。
  
  日本与朝鲜不仅在铁料上高度依附大明,就连布匹、粮食等物资也高度依附大明。
  
  仅是粮食出口来说,去年大明就分别向日本和朝鲜出售七十二万石与五十四万石粮食,以及一千五百吨油和八百吨油。
  
  如果不是现在的技术还达不到运输蔬菜前往朝鲜而不变质,估计这些国家要提前六百年上演从山东买白菜的戏码了。
  
  水泥、铁路加上朱高煦全神贯注的投入大基建,整个天下一年下来所发生的自然灾害都是双手可数。
  
  即便发生灾害,赈灾速度也十分及时,不存在一地产粮过剩,一地闹出饥荒的事情。
  
  看着繁华热闹的北京街道,朱祁钺反倒是觉得习以为常,毕竟自他出生以来,他所去到的地方都没有百姓穿不起衣服,吃不起饭的情况。
  
  马车随着时间推移而抵达了西华门,朱祁钺下车将王焘留在了门外,自己乘坐步舆前往了武英殿。
  
  两刻钟后,随着步舆在武英殿门前停下,朱祁钺也走下步舆走入武英殿内。
  
  “太孙殿下……”
  
  瞧见一个小身影出现,王骥与徐硕二人率先行礼,紧接着是杨溥、杨荣和薛瑄等人。
  
  “嗯!”朱祁钺都懒得回礼,直接跑进了偏殿内,这无礼的举动看得人直皱眉。
  
  至少在当下的文化背景下,他的言行举止属于轻佻那一类。
  
  好在他年纪小,即便官员们见到,却也不会说什么。
  
  “爷爷,俺来了!”
  
  当熟悉的自称出现,搭配上那稚嫩的声音,朱高煦不用想都知道来人是谁。
  
  “用过午膳没有?”
  
  朱高煦放下朱笔,询问着小跑而来的朱祁钺,朱祁钺却瞧向自己父亲,毕恭毕敬的对两人行礼后才回答道:
  
  “与太爷爷吃过了,肚子甚圆滚。”
  
  他说罢,双手还在肚子上拍打几下,十分亲民。
  
  朱瞻壑现有三子,除了朱祁钺稍大,另外两人也不过才三四岁,都是近几年出生的。
  
  瞧着朱祁钺过得快活,朱高煦便也懒得挑剔他了,招手道:“来爷爷这边。”
  
  见状,朱祁钺一路小跑,不仅来到朱高煦身旁,还直接坐到了朱高煦的腿上。
  
  “小鬼,略放肆了。”
  
  朱瞻壑提醒一声,朱高煦却拍拍朱祁钺肩膀:“无碍。”
  
  “爷爷,这日本打起来了啊?”
  
  朱祁钺毫不避讳的将朱高煦桌上的奏疏内容说出,朱高煦也笑着点头道:
  
  “那日本国主拳头硬了,想收拾收拾下面的人,把权力整合起来。”
  
  “那如何能够?”朱祁钺语出惊人道:
  
  “小倭子国甚卑贱,畏威不畏德,让他如此分裂甚好。”
  
  “喔?”朱高煦来了兴致:“谁教你这么说的,你太爷爷?”
  
  “这话还需人教?”朱祁钺表情嫌弃,拍拍自己的书包:“俺没少看书,自然晓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