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 第4章:“喀秋莎”和建议

第4章:“喀秋莎”和建议

第4章:“喀秋莎”和建议 (第2/2页)

还有课程方面,这些我都列举在这里了,处座您看看?”
  
  听闻张安平最后一句称呼,一旁的郑耀先眼皮都不抬一下。
  
  一个和自己闲扯中都滴水不漏的小狐狸,能不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吗?
  
  表舅却非常高兴,他一直担心自己的这个外甥加入特务处以后拎不清轻重,仗着有自己和他父亲这一层关系胡作非为、不识好歹,毕竟年轻人嘛。
  
  但没想到外甥却这么有眼色,现在都已经称呼处座了——这样表态的意义他非常明白。
  
  “既然你说的这么,那我得好好鉴赏鉴赏你这意见。”
  
  表舅接过建议书缓慢的看了起来。
  
  这一看没想到居然足足看了一小时!
  
  表舅看的不仅仅是津津有味,而且更是激昂不已。
  
  1927年,他就参加密查组,1932年随着特务处在复兴社成立,他担任处长,同时着手成立了洪公祠特训班。
  
  但洪公祠特训班本质上是草台班子。
  
  因为他话语权不够,明明是为特务处培养人才,可他在里面并不是绝对说话算数的一个。
  
  虽然根据他的建议,特训班设立了相关科目,但他始终感觉差点什么。
  
  特训班办了三期就停了,他也没有太大的遗憾,虽然出了些人才,但对越来越庞大的特务处来说,其实也就是杯水车薪。
  
  他之前执掌的浙江警官学校被中央警官学校吞并了,负责给特务处输血的特种警察培训班目前去留未定,且该班其实也不符合他的理念——
  
  这段时间他一直构想着如何再建新的培训班,可无奈事务繁忙,手下又没有太好的建议,便一直搁置。
  
  没想到接外甥时候居然意外的收到了一份近乎完美的办学建议书!
  
  他终于意识到特训班差的是什么了!
  
  专业性!
  
  张安平在建议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专业性三个字,强调任何工作、职业都需要专业性,言明一旦爆发中日间的战争,情报人员将无处不在,越专业的情报人员越具有价值——情报人员的专业性不是天生的,只能后期培养。
  
  所以他建议细分科目,并细分情报人员的所属性质。
  
  他将情报人员分为了个六类型:
  
  电讯、审讯、刺探、行动、后勤、潜伏。
  
  【让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干】
  
  建议书中始终贯彻着这个思想,并强调情报人员不需要全才,但一定要将自身所属性质对应的科目精通,要秉承贵在精而不再多的原则——这是因为情报人员的性质所决定。
  
  任何一次情报人员的行动,都是一个小组或者多个小组竭力协作的结果,切不可让滥竽充数之辈混入其中。
  
  在选人方面,张安平的要求是从学生中选人,理由有三:
  
  1、学生文化程度高,接受新鲜事物更容易。
  
  2、学生思想开放、更爱国。
  
  3、学生没有社会闲杂人员的秉性,更容易培养。
  
  表舅许久后终于吭声,但却问了一句和建议书没关系的话:
  
  “你很看不起社会闲杂人员?”
  
  张安平坐直回答:
  
  “不!我不歧视任何人!因为即便是很多败类,他们可能都有一颗爱国的心。但我排斥他们,因为他们不具备专业性,即便受到专业训练,养成的恶习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就如洪青之流,我承认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心怀国家,但对情报系统来说,他们只适合作为眼线,而不适合作为骨干力量。”
  
  表舅若有所思,又问:“如果我把选人的事交给你,你会怎么做?”
  
  “处座,我不建议选人的事交给我。”
  
  张安平的回答却让人诧异。
  
  “为什么?”
  
  “建议书是我写的,我也会在培训班执教,如果选人事务由我负责,那这些人就等同于我的人——作为一名军人,有嫡系是正常的,但大量的门生故吏反而会有不好的影响。”
  
  张安平坦然道:“战争迫在眉睫,特务处只能有一个意志贯彻!这个意志便是你的意志!”
  
  郑耀先用余光打量着张安平,这个人一定会成为处座最信任的人——就凭这句话!
  
  表舅是真的大喜过望,谁都喜欢用自己人,因为自己人能贯彻自己的意志,但往往自己人中作威作福的多,识趣的少。
  
  而自家的这个外甥,很明显就是识趣的这一类,而且还是非常识趣的这一类!
  
  表舅思索后又问:“你觉得第一期的学员有多少合适?”
  
  “电讯、审讯、后勤,这三类可以少点,行动类人才越多越好,刺探和潜伏相辅相成,可以先并列在一起,后期可以重新进行分班。因为是第一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建议电讯、审讯和后勤三个类型可以暂时先设三个班,每个班二十人左右即可。
  
  行动类班级,暂定两个班,每个班四十人。
  
  刺探和潜伏暂时设一个大班,八十人左右吧。
  
  这样算的话总共需要220人即可,但考虑到淘汰,我觉得招收人数可以定在260人左右。”
  
  张安平说出了自己保守的数字。
  
  260人?
  
  表舅盯着张安平,这个数字超出他想象——不是高了,而是太低了!
  
  “你不觉得这些人太少吗?”
  
  “初建的第一阶段,我认为没必要人数太多,船小好调头。”
  
  船小好调头?
  
  表舅没想到这个表外甥能给自己这么多的意外——一般人为掌权,恨不得说得天花乱坠,但自家表外甥却很沉稳。
  
  他越发喜爱这个表外甥了。
  
  但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答应,反而道:
  
  “我想想,我想想。”
  
  张安平也不急切,并没有继续鼓吹——适可而止的道理他懂,而且表舅明显是动心了,否则也不会问这么多。
  
  之所以用“我想想”这个搁置的词组,无非是来自上位者的驭下手段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