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零六章 司马光之死(1)

第六百零六章 司马光之死(1)

第六百零六章 司马光之死(1) (第1/2页)

元祐元年八月甲寅(29)。
  
  赵煦早上起来,刚刚吃完早膳,冯景就来报告,说是提举太医局陈易简求见。
  
  赵煦一听就明白了,吩咐道:“让他来见朕吧。”
  
  没过多久,陈易简就来到了赵煦面前,四拜而礼后,赵煦问道:“卿此来,可是有要事?”
  
  陈易简低着头,拜道:“奏知陛下,臣等无能……”
  
  “臣等虽竭尽所有,然而,司马公之病,却已入膏肓……”
  
  赵煦听着,叹了口气,道:“不怪卿等。”
  
  司马光的病情在三天前忽然恶化。
  
  先是不能行走,然后就陷入瘫痪,显然,中枢神经系统已经失能。
  
  他的生命开始进入倒计时。
  
  陈易简再拜俯首不起。
  
  赵煦问道:“司马公还有多少时日?”
  
  陈易简伏地奏道:“恐只在这三五日间。”
  
  赵煦再次叹息一声,摆手道:“知道了。”
  
  “卿且先回去吧。”
  
  太医们在司马光的病上,确实是尽力了。
  
  他们已经用尽一切手段,甚至一度扭转了司马光的病情。
  
  然而,药医不死病。
  
  当病人不遵医嘱的时候,就算是华佗在世,也只能束手。
  
  司马光的病情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忽然恶化。
  
  还是和沿边的战事有关。
  
  他在听说了,熙河有事,陕西四路都受到攻击后,就根本坐不住。
  
  不仅仅不顾其子司马康的劝阻和太医局的太医们的劝说,开始再次写奏疏上书议论。
  
  然而,他的奏疏还没有写完。
  
  河东那边就传来了吕惠卿,已经率军越过了窟野河的消息。
  
  司马光气急之下,在家中大骂了一通吕惠卿。
  
  什么福建子、说法马留(吕惠卿长的比较瘦,说话爱手舞足蹈,表现欲强,所以被人取了个‘说法马留’的外号,马留是猴子的意思)云云,都脱口而出。
  
  如此一来,急火攻心,病情岂能不恶化?
  
  打发走陈易简,赵煦起身,对左右吩咐:“走吧,去庆寿宫。”
  
  也是该出宫慰勉,以示尊重,顺便将司马光的政治遗产,全部收下。
  
  便到了庆寿宫,奏了两宫允可。
  
  然后正式遣使前往司马光府邸通知——将于明日,御驾驾临亲临司马光府邸慰勉。
  
  而这几乎是等于告诉所有人——司马光不行了。
  
  ……
  
  昭庆坊,司马光宅。
  
  他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的看向了来到榻前的儿子司马康。
  
  “老夫刚刚梦见了庞庄敏公(庞籍)……”他悠悠的说着:“庄敏公问我,这一生有何功绩?”
  
  “我竟不能对!”
  
  说着他的眼眶,就流下眼泪。
  
  想他司马君实这一生,年少成名,家庭和美,婚姻幸福,知己无算。
  
  然而,他也对不起很多人。
  
  对不起亡父,因为他没有子嗣,只能从长兄处过继一个。
  
  对不起妻子,这一生,多赖爱妻照顾、包容,却很少抽空陪伴。
  
  但他最亏欠的,还是视他如子,耳提面授的恩相庞籍庞庄敏公。
  
  庞籍生前,曾对他抱有隐隐期望。
  
  希望他可以继承自身的志向、理想与抱负,救国救民。
  
  然而,他这一辈子,在政治上却是一事无成。
  
  王安石的邪法的骨干他一个也没有废掉。
  
  青苗法,换了个叫‘便民低息贷款’的名头,依然在祸害百姓。
  
  免役法、免行法,仅仅做了部分调整。
  
  保甲法,依然在沿边地区实行,只废掉了内郡。
  
  而且,以上种种,没有一個是他主持下做的。
  
  这让司马光,尤为惶恐。
  
  虽然,他个人是既不信佛教,也不信道教,甚至不相信鬼神的存在。
  
  这从《资治通鉴》一书就能看到。
  
  全篇《资治通鉴》对鬼神谶讳之事,是能不谈就不谈,能省略就省略。
  
  哪怕不得不提,常常也是一笔带过。
  
  然而,当他的生命将要走到终点的时候,他依然恐惧起来。
  
  恐惧着,那些九泉之下的人,对他的责问。
  
  特别是庞籍!
  
  也恐惧着未来青史上对他的评价——你司马光,号称天下奇才,受天下之望,为先帝所托孤,为政一年有余,做了什么成绩?
  
  答案是没有成绩!
  
  未成一事,未献一策,未立一法!
  
  后人该如何评价他呢?
  
  司马光不得不忧心于此。
  
  司马康当然知道,自己父亲的忧心所在,他流着泪说道:“大人,方才宫中遣使来传旨,言是官家明日要率宰执大臣亲临慰勉大人。”
  
  司马光听着,一双眼睛立刻迸发出光明。
  
  整个人更是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
  
  是的!
  
  他还有希望!
  
  官家……官家……
  
  他要在宰执们的见证下,留下属于他的印记,献上作为臣子的最后忠诚!
  
  ……
  
  文彦博拄着几杖,缓缓走在文府之中。
  
  他的小女儿,包绶之妻文氏搀扶着他,慢慢走着。
  
  “听说官家已除包二郎为熙州通判?”文彦博问道。
  
  “是!”文氏低着头,柔声道:“官人已得了吏部官牒,圣旨以恩启用,特旨除为宣德郎,擢用为熙州通判兼熙州州学监。”
  
  文彦博听完,感慨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回去后,好生告诉包绶,不要辱没了乃父所积之德。”
  
  说完,老太师就拄着几杖,慢悠悠的走向了自己的书房。
  
  文氏将他送到书房门口,才再拜而去。
  
  文彦博看着自己女儿远去的身影,摇了摇头:“唉!”
  
  “若老夫诸子,能有一个如包绶这样的,老夫也能瞑目了。”
  
  奈何,他的儿子,别说和包绶这样的君子人物比了。
  
  就是和素来被认为是混吃等死的向宗回、高公纪都比不上!
  
  这两人只要回朝,节度使或许不能马上捞到。
  
  可正任官肯定是稳了的。
  
  不止如此,他们在熙河还捞到了一大片产业。
  
  可谓是功劳、私财,全部到手!
  
  这也难怪,现在的外戚勋臣们,都在嗷嗷叫着,给当今官家歌功颂德。
  
  一个既能让他们有立功空间,又能给他们合法合理的创造出捞钱机会的官家,谁不喜欢呢?
  
  不过呢!
  
  文家也不差!
  
  文彦博知道此番包绶的除授,其实就是给他看的。
  
  潜台词就是:好好干,朕不会忘记太师的功劳的。
  
  文彦博慢慢的坐到书房放着的一把躺椅上,他靠着躺椅,身子慢慢摇晃起来。
  
  这把躺椅,是宫中御赐的实木椅,木材选的是崖州的黄花梨木,乃是为他个人特制的躺椅,所以名叫:太师椅。
  
  躺在太师椅上,文彦博望着头顶的横梁。
  
  “司马君实,也要与世长辞了。”他叹息着。
  
  “唉!”
  
  又有一个老朋友,要和他永别了。
  
  虽然,他和司马光在入京前,就已经面和心不和了。
  
  入京之后,更是分道扬镳,已经尿不到一个壶。
  
  可是他还是有些不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