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一苇渡天 > 第五节 求真问道

第五节 求真问道

第五节 求真问道 (第2/2页)

清泉莹莹,怎忍日日看?
  
  前只是这些儿,心认破,山头玩。
  
  【备注】以上出自元代王哲(也就是王重阳)的《踏莎行·道修真》,本人参考本网文的主旨进行了一些修改,主要是原来的词句太短了,凑不得字数。
  
  --------------------------
  
  老道轻轻吟来,隆隆瀑布声竟掩盖不住老道的吟唱声。
  
  苇江算是个有眼力价的,知道这不是个凡人。于是悄悄蹲在附近,一动不动地看这老儿钓鱼。结果钓了大半个时辰,鱼线都不见动一下。苇江看得焦躁,忽见沉了一半的浮子往下一蹿,苇江脱口一句“鱼来了”。那鱼儿甚是精乖,听见动静,吐出饵料,尾巴一摆便逃了。
  
  老道等了半日,却被苇江惊扰,把鱼竿往地上一丢,用脚一阵乱踩,怒道:“你这小儿,惊扰老道钓鱼,快快赔来。”
  
  苇江撇嘴道:“俺从不钓鱼,要吃鱼,俺就直接下水去捉。”
  
  老儿眼睛一亮,道:“你这小儿,还会捉鱼?”
  
  苇江洋洋得意,顺口吹牛道:“你这老头儿好不识货!俺三岁就上山打猎,上山挖得獾子,下河捉得王八,就连天上的斑鸠,俺背个弹弓,就能打得一箩筐!帮你捉几条臭鱼,有什么难的?”
  
  于是脱了衣服,扑通一声跳将下去,模模糊糊见到几尾塘鲤鱼在潭底游动。他本有些害怕,但前面话说得满了,只好憋住气,好在鱼儿慌不择路,其中一条半斤重的塘鲤鱼正待钻入石头裂隙中,被苇江来了个瓮中捉鳖,他一把捂住鱼儿,抠住鱼嘴,把鱼丢将出来。
  
  这鱼儿上岸了,苇江却是精疲力尽,加上水潭边上都是湿漉漉的青苔,他爬了几次都滑落下去。老道轻轻用鱼竿一搭,苇江便觉得身上一轻,腾云驾雾般便从水潭边翻身而起。
  
  老儿细细地端详了苇江片刻,忽然哈哈一笑,一蓬白胡须乱翘,言道:“老道钓它半天,却被你一下就捉了起来。”又问道:“你这娃儿不错,你这是去哪里呀?”
  
  苇江前面并不懂这老儿咿咿呀呀唱些什么,但心知这老儿定不是常人。便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俺听说这里有个门派叫归一门,归一门招徒弟,俺和兄弟想过去修真去咧。”
  
  老儿笑道:“这一路上,老道可见了不少想修真的孩子,你就知道别人会要你?”
  
  苇江洋洋得意道:“这归一门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老子几千里外跑来,是那么好打发的?”
  
  老大拇指一竖,道:“好小子,有骨气。”便指着远处一道细若游丝的羊肠小道,道:“你顺着这山路上去,再走几个时辰,便能看到归一门的山门了。”
  
  苇江抬头定睛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爬了半日,其实才走到另一座山峰的脚面。不远处一座孤峰,壁立千仞无所依傍,悠悠然似从九霄云外垂吊而下,又似一阵狂风便能把山峰吹走。从山脚下,一条细细的石径紧贴山壁,十步三转,蜿蜒而上如一线通天,最后慢慢隐入浓得化不开的皑皑白云中。
  
  苇江一抱拳,言道:“谢谢老仙长指点。”拉着唐小闲便往这山峰走去。
  
  老道哈哈大笑:“山是仙山,路是仙路,只怕你们二人登不上去哩。”
  
  说罢,这老儿在路边扯下一根苇草,把鲤鱼穿在苇草上,脚下似乎生出一阵风来,飘飘荡荡腾空而起,只片刻工夫,就没入那蔼蔼白云中。
  
  苇江目瞪口呆之余,哪里跟得上这老儿?也亏得苇江一股狠劲,两人歇歇停停,只爬到半夜,堪堪只到半山腰,倒不是苇江和唐小闲懒惰,而是这小径时有时无,净是碎石浮土,稍不注意,一脚踏空便顺着山崖滑溜下去。有的地方又生出一些涧涧细流,青苔湿润,更是凶险。二人手脚并用,又扯了一根藤条把两人腰间牢牢拴住,往往一个时辰只行得一小段距离。
  
  天色渐暗,二人实在无法行走,两个孩子便停了下来,坐在一个半天吊的平台上。
  
  此时正当月末,残月如钩,静静地悬挂于夜空中。夜空中繁星点点,似乎近在咫尺,伸手便可抓到,苇江看了片刻,只见一颗流星拖拽着蓝色的尾巴,在夜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不知最后落在这无量山的何处。
  
  苇江靠着悬崖边坐着,一条裤子被荆棘扯得稀烂,两条小腿上都是道道血痕,凉风从他腿上刮过,他感到一丝清凉的痛意。他拢了拢身上的衣服,对唐小闲道:“咱们辛苦这么多日,明天就可以拜师修仙了!”
  
  唐小闲也是兴奋莫名,连连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